2025-01-07
第六屆第四次理監事會會議紀錄
第六屆第四次理事...
作者: 記者劉俐珊╱台北報導 | 聯合新聞網 – 2015年5月15日 上午4:13
當傳統農業,遇上照明科技,可望點亮下一波農業革命。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長劉軍廷昨天表示,LED(發光二極體)技術走向專業用途,農業照明具相當潛力。
尤其,台灣糧食自給率亮警訊,農業照明可望在農業革命中扮演要角,透過光照變化,讓農產品「CP值」大增,量多又美味。
工研院昨天舉行「新世代照明革命科技講座」,劉軍廷擔任主講人。他舉南投埔里名產茭白筍為例,導入LED照明後,發現LED光照不僅比傳統燈具節省逾50%電力,農友還反映,茭白筍的產期、產量和品質都較以往好,同時,傳統燈具晚間容易產生眩光,此現象也大幅改善,舒緩光害。
另一個則是全球首例,全年可生產的有機蘆筍,以光照克服冬天非產季,逆季生產,研究並發現,光照技術可促進蘆筍低溫成長,全株利用可再製其他高附加價值產品。
劉軍廷說,未來農業發展三大趨勢:高效率、低耗能、低勞力,植物工廠興起就是一例。目前LED在農業照明的應用,從植物成長與品質調控、病蟲害和菌類控制、農作物成長狀況與品質檢測到採收後保鮮處理,還可延長光合作用,不僅讓蔬果保鮮,營養成分也加碼。
「現在眼前的照明,很不健康」,劉軍廷環顧會場照明,遍佈白熾燈的教室,不只色溫(顏色)不符晝夜的自然光變化,分佈不均容易令人疲憊,且照明器材超過九成都不是發光體,浪費太多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