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路發電系統 行車可供路燈使用

2015-01-05

中國時報【鐘武達╱彰化報導】

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主任蔡耀文與碩士生邱秉楓開發的「道路發電系統」,透過電能轉換裝置,將車輛動能轉為電能供應路燈使用,不僅取得多國專利,更榮獲波蘭、香港創新科技等國際發明展金牌。

邱秉楓是一家綠能公司董事長,他有感於汽車、發電廠碳排放量相當高,是很大汙染源,積極投入研發「瞬動低位能發電技術」。

「道路發電系統」歷經2年多研發成功,包含電能轉換、儲電和供電3大裝置。蔡耀文表示,以往的電能裝置要慢速通過才能發揮作用,邱秉楓的創新研發,防水、發電量佳,經測試,確認汽車時速達50至60公里時仍可產生電能,是很大突破。

儲能裝置儲存的電量,可供12小時照明,全台灣超過100萬盞路燈,每盞路燈點亮12小時約耗電2度,蔡耀文說,只要部分路燈改用「道路發電系統」,每年省下電費相當可觀。

蔡耀文指出,國外現有動能轉換電能技術,裝置高達5至10公分,車輛輾壓時會有顛簸感,但邱秉楓研發的電能轉換裝置,地面厚度僅0.3公分,車輛的位移量只有0.5公分,不會不舒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