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故鄉願景-揮灑白色浪漫 金沙再現千年鹽田

2015-11-11

作者(執筆:黃麗如) | 中時電子報2015年11月16日 上午5:50

金沙戲院在軍管時期是熱門的電影院,現在則已荒廢。(張鎧乙攝)

中國時報【(執筆:黃麗如)】

入秋後,東北季風一波一波襲來,地處金門縣東北方的金沙鎮,格外能深深體會。因為風大,金沙鎮是全金門風獅爺最多的鄉鎮;因為地處偏僻,金沙的聚落與傳統文化保存的最為完整。文史工作者黃振良說:「認識金門就要從金沙開始,這裡人文的發展從千年前就已經蓬勃。」

位處偏僻 保留完整部落景致

相對於經濟、建設較為繁榮的西部金城區,地處金門縣東北方的金沙鎮,則是相對安靜與緩慢。相傳此地向來風沙大,因此被命名為金沙,鎮公所所在的沙美則是此地的商業活動中心。作家劉克襄說:「早年來訪金門,就被沙美老街菜市場純樸的風情所吸引,而山后的聚落景致也讓人難忘。」

醉心於金門文史領域的黃振良,原本是金門的國小老師,退休後因為對家鄉文化的使命感而成立了金門采風文化發展協會,致力於保存金門的閩南文化、僑鄉文化、戰地文化。在《中國時報》與正聲廣播電台合作的「新故鄉動員令」節目中,黃振良與主持人劉克襄細數金沙鎮的千年發展,以及未來的願景。

浯洲鹽場 造就雄厚經濟支柱

黃振良說:「很多人知道金門有高粱、風獅爺、貢糖,卻不知道金門曾經是重要的鹽場,製鹽歷史可追溯到五代時期,距今有千年。」根據黃振良研究的史料,金門製鹽從五代開始,至於建場徵鹽、納入政府管理,則在元代大德年間。元代鹽場的浯洲場辦公處,就在沙美附近的石鼓山下,金沙鎮因為鹽業而快速發展,許多人以鹽業維生。就他考據,金門從宋到明朝,總共有30多位進士,四分之三的進士都來自金沙鎮,可見鹽業給在地人雄厚的經濟支柱,讓人民可以安居樂業、發展學業。

出生於金沙西園村的黃振良從小就經歷此地的鹽田風光,建立於清代的鹽務辦公處就在村子裡(現西園鹽場辦公處),他的母親常年在鹽田裡鋪瓦片,他的哥哥則是一輩子的鹽工,從18歲做到60歲,因此黃振良對鹽特別有感情,他特別以鹽的角度,記錄了金門的歷史,甚至寫成書「《浯洲鹽場七百年》等多本和鹽發展相關的著作。

尋根存史 成立文化館說故事

隨著時代的改變,浯洲鹽場在1995年宣布關閉,關閉當天,很多金門人特別來鹽場,取走一些鹽作為時代的紀念。黃振良說:「關場那天,我非常有感觸,心想傳承千年的歷史難道就要終結了嗎?這激發我尋找金門鹽的歷史、更深入地方志的領域,想讓更多人知道金沙的故事。」於是他開始蒐集資料、四處做田野調查,在他的號召與努力下成立「西園鹽場文化館」,是金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館。

在文化館內,清楚的呈現金門鹽業發展歷史、製鹽的機具,多幅古地圖標誌著金門發展遠遠早過台灣。而在文化館外,則重現過去的鹽田風貌,黃振良說:「金門風大、日曬足,氣候和地理條件很適合發展鹽場,而且我們3年前在西園鹽場再度成功製鹽,過往的歷史可以在此再現。」

找出特色 開發在地ㄟ紀念品

黃振良希望鹽的文化可以傳承,少量的製鹽讓金沙的鹽成為饒富地方特色的紀念品,開啟發展地方文化的另一個面向。他笑著說:「從鹽出發,見識到的是金門的常民生活文化面,這和一般人以為金門只有戰地風光是相當不同的。」

西園鹽場外有一尊風獅爺,旁邊是道路、農地;而過去這裡都是大海包圍。在金沙的鹽業發展裡,見證了滄海桑田,曾有的冷戰歲月也成了黃振良筆下一則動人故事。